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青瓷新闻 >> 龙泉-青瓷之都宝剑之邦
新闻阅读

龙泉-青瓷之都宝剑之邦

作者:佚名 | 来源:网络转摘 | 时间:2009-09-18

诗画江南最高峰,烟雨瓯江第一城——龙泉,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浙西南大地。在这块古老而年轻、辽阔而神秘的大地上,勤劳、勇敢、智慧的龙泉人民创造了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今,全市人民正在中共龙泉市委、龙泉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发展战略,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全面追赶经济发展,扎实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弘扬龙泉文化,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创造“经济发展在浙闽赣边境力争一流、生态环境在长三角保持领先、剑瓷文化在国内外有所影响”的美好新龙泉而努力奋斗!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赣边境,素有“瓯婺八闽通衢”、“驿马要道、商旅咽喉”之称,是著名的青瓷之都、宝剑之邦、世界香菇生产发源地和“中华灵芝第一乡”。 龙泉,山是江浙之巅,水为三江之源,生态全国领先,剑瓷世界知名,历来被誉为“处州十县好龙泉”。全市面积3059平方公里,人口28万,辖三个街道八镇八乡444个行政村。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剑瓷名城。龙泉于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置县,1990年12月撤县设市,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以青瓷文化、宝剑文化、香菇文化闻名于世。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盛于宋元,以其“清澈如秋空、宁静似深海”的哥、弟窑瓷器享誉海内外。龙泉宝剑创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剑以“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巧致”四大特色而成为剑中之魁。2006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和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双双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龙泉文化底蕴深厚,英才俊贤辈出。在宋天圣至咸淳251年间,龙泉一县就出进士248名,是中国科举史上的一大奇观。宋代永嘉学派主要代表和集大成者叶适,思想博大精深,成为温州模式和温州精神的源头活水;南宋龙泉诗人叶绍翁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传为千古绝唱。龙泉还拥有大窑、源口等龙泉青瓷古窑址,欧冶子始创龙泉宝剑遗址剑池湖,明代廊桥安仁永和桥,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曾家大屋等一批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一块资源丰富、物华天宝的绿色大地。龙泉境内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高达84.2%。全市有林业用地398万亩,有森林蓄积1456万立方米,植物种类1800余种,年木材产量26万立方米,四项指标均居浙江省之冠,素有“浙南林海”之称。满目青山,放眼竹海,遍地茶园。丰富的毛竹资源是“龙泉一宝”,现有毛竹林面积52万亩,是浙江省第二大竹乡。特色茶叶发展迅速,是新崛起的浙江省乌龙茶基地。龙泉还是瓯江、闽江、乌溪江三江源头,水能蕴藏量相当丰富,可开发水利资源装机容量25万千瓦。市内已探明矿产资源有20余种,铅锌矿储量居浙江省第二位,花岗岩岩体总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生产瓷器的原料瓷土储量尤为丰富。

这是一片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难得净土。根据2004年底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报告》,龙泉生态环境质量在全国所有县(市、区)中排名第八位,因为前七位都是山区县,有专家赠送龙泉“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市”的美名。位于龙泉南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凤阳山,峰峦叠翠、谷幽泉清、茂林蔽日、奇草遍地,被誉为“华东古老植物摇篮”,主峰黄茅尖海拔 1929米,是“江浙第一高峰”。境内仙宫湖水光潋滟,烟波浩淼。以百米瀑布和千年古村为特色的生态沟、古村落星罗棋布,境内披云山、天平山、昴山等,都是具有很高开发价值的旅游处女地。全市有五级旅游资源单体4个,四级旅游资源单体8个,三级旅游资源单体30个。以龙泉菇、灵芝酒、龙南土猪、八都冬笋、安仁鱼头、茶丰泥鳅为特色的高山珍品,成为都市人孜孜以求的生态名品,是浙江省最具特色和潜力的养生度假旅游区之一。

这是一方富有生机、充满希望的发展热土。随着丽龙高速公路的全线通车、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位于沿海腹地,又是内地前沿的龙泉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龙泉进入了加快崛起浙西南的黄金期、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攻坚期和创造美好新龙泉的机遇期。龙泉市的广大干部群众抢抓发展机遇,突出“以工强市”,坚持“山地是第一要素”,充分发挥区域广阔、低山缓坡丰富的优势,竭力拓展空间,发展工业“第一经济”,五金汽配、工程机械、竹木制品、青瓷宝剑、有色金属加工、电信电缆、医药保健品加工等产业正在做强做大;充分发挥“浙南林海”的比较优势,突出“以林富农”,大力发展竹产业、提升发展食用菌、特色发展茶果蔬,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充分发挥龙泉旅游的综合优势,突出“以旅兴龙”,全力发展旅游业,正在着力把龙泉打造成为全省乃到长三角著名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提交会员:admin | 浏览次数:
复制 】 【 打印
收藏分享
 
龙泉青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龙泉青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龙泉青瓷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龙泉青瓷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龙泉青瓷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龙泉青瓷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如:由于互联网的多次转载,造成文章的作者/来源丢失,如果有您的文章未注上名。),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龙泉青瓷网联系。
本网所有信息仅供交流学习之用,转载均注明出处(如有遗漏请指正),如果你不希望您的作品被转载,请来信我们将做删除。(admin@lqqcw.com)

>>相关资讯:

上篇新闻:2009西湖博览会   下篇新闻:第四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龙泉青瓷网的观点或立场
品牌展示
相关新闻
  •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