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 2023 - 6 48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用户名称:asmssm 会员等级:普通会员 青瓷币:9754 日志总数:173 评论数量:6 访问次数: 建立时间:2007-11-27
|
|
|
|
|
|
共有 10 篇日志使用了该 TAG 杂谈 
艳丽与素雅并重的青花瓷[2010-07-23] │ 2010-07-23 |
[size=3]青花斗艳,美瓷如人。说起青花瓷,藏家们总会滔滔不绝。它集艳丽与素雅于一身,如此相冲的两个词汇体现在青花收藏品上,却显得如此和谐。青花是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下烧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
青花瓷纯古浑厚,它着色单纯、落笔素净,大都以中国水墨勾染皴擦的特殊晕染,图有栖鹤游凤、高人对弈、美人抚琴、牧童弄笛,叶石相依、花草相亲……
素净中透着不动声色的华美,单纯里显出漫不经心的繁复。
标签:青花瓷|杂谈
阅读全文…… |
|
作者:asmssm┊分类:陶瓷博文┊评论:0┊引用:2┊查看:1635 │ By: asmssm |
|
略谈唐宋元明清时期陶瓷装饰中的凤纹[2010-07-23] │ 2010-07-23 |
[size=3][摘要]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龙凤这两种“生物”从萌生到定型,都分别留下了自己的历史足迹。凤与龙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活在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心中,凤的精神品格也一直影响华人的生活,她的形象包含着极其丰富又深刻的内容。本文通过凤纹在中国唐宋元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特征的展现,探讨了陶瓷装饰中凤纹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及艺术表现。
[关键词] 凤,凤纹,陶瓷,陶瓷装饰
一、引 言
标签:陶瓷装饰|凤纹|杂谈
阅读全文…… |
|
作者:asmssm┊分类:陶瓷博文┊评论:0┊引用:0┊查看:1818 │ By: asmssm |
|
陶瓷诗话[2010-06-01] │ 2010-06-01 |
翻开中国诗史,可以发现最早写陶瓷的诗歌历代写陶瓷的诗,不少是赞美陶瓷制品的精美。四川陶瓷风格独特,大诗人杜甫曾赋诗赞曰:“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衣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唐代越地陶瓷产品也很著名。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咏道:“九秋风露越瓷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两句诗写秋季出窑,季节虽是草木凋黄,可是窑内却烧出了千峰叠翠的好瓷。
另有一些咏陶瓷的诗,则是赞美制瓷师傅的技艺。瓷都景德镇,早在明代就成为全国瓷器手工业的中心。当时民间窑厂壶公窑的创办人昊十九(原名昊为),是技艺高超的制瓷名师。他烧造的一种高级艺术瓷盏,造型优美,釉色绚丽,明如朱砂,艳若流霞,被称为“流霞盏”。有人题诗相赠:“为觅丹砂到市廛,松声云影自壶天,凭君点出流霞盏,去认关亭九曲泉。”
还有一种瓷器诗,是直接写在瓷器上,也饶有兴味。长沙铜官窑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瓷窑。它生产的许多瓷壶的外壁和碗盏的内心上,便有各种诗句、联句。比如不少酒壶上,就题有这样的诗:“白玉非为宝,千金我不须,怀念千张纸,心藏万卷书。”……
标签:陶瓷|杂谈
阅读全文…… |
|
作者:asmssm┊分类:陶瓷博文┊评论:0┊引用:1┊查看:1487 │ By: asmssm |
|
天师钟馗[2010-04-14] │ 2010-04-14 |
妖魔鬼怪,人间正道是沧桑,情情爱爱是纠结,问问百度是否知道? 金钱名利,官场社会一团黑,生生世世为钱活,唯有青瓷儿伴我旁!
标签:天师钟馗|杂谈 |
|
作者:asmssm┊分类:陶瓷博文┊评论:0┊引用:0┊查看:1780 │ By: asmssm |
|
一个犀牛的招聘题[2009-07-26] │ 2009-07-26 |
我的老同学开创了一个软件公司,富的流油。今天他到这个城市来后马上打电话给我:“还好吧?我到这里的大学招毕业生,要呆上五天,咱们趁这个机会好好聚一聚,我做东。” 既然他要做东,我理所当然顺水推舟。 来到他下榻的宾馆,看见一个大学生模样的人站在他面前接受面试。我的老同学说:“我这里有个魔方,你能不能把它弄成六面六个颜色?”那个大学生拿着魔方,面有难色。我的老同学看了看我,对大学生说:“如果你没有考虑好,可以把魔方拿回去考虑我直到星期五才走。”等那个大学生走了以后,我问老同学:“这是你独创的考题?” “咳!这个人有后台,我不好意思不要他,所以出个题考他,以便到时候安排个合适的职务。” “要是我,”我说:“会把魔方拆开,然后一个个安上去。”“如果他这样做就好了,这就说明他敢作敢为,就可以从事开拓市场方面的工作。” “那其他做法呢?”“如果他拿漆把六面刷出来,说明他很有创意,可以从事软件开发部的工作;如果他今天下午就把魔方拿回来,说明他非常聪明,领悟能力强,做我的助理最合适了;如果他星期三之前把魔方拿回来,说明他请教了人,也就是说他很有人缘,可以去客户服务部工作;如果在我走之前拿回来,说明他勤劳肯干,从事低级程序员的工作没问题;如果他最终拿回来说他还是不会,那说明他人很老实,可以从事保管或财物方面的工作;如果他拿不回来,那我就爱莫能助了。” 第二天晚上,我的老同学又请我吃饭。在饭桌上,我又问起魔方的事。这一回,老同学有些得意洋洋:“那个大学生我要定了,他今天早上把魔方还给了我,你猜怎么着?他新买了一个魔方!他还说‘你的魔方我扳来扳去都无法还原,所以,我新买了一个,比你那个更大、更灵活!’” “这说明什么?”我问。我的老同学压低了声音:“他绝对是做盗版的好材料!”
标签:杂谈|笑话
阅读全文…… |
|
作者:asmssm┊分类:网站公告┊评论:0┊引用:0┊查看:2045 │ By: asmssm |
|
转:温州老板是怎样炼成的?[2009-05-20] │ 2009-05-20 |
(1)纽约温州老板
有华人说,美国近年又多了两个州,一个是福州,一个是温州。华人新移民中温州人的比例和势力都在大幅攀升。在中国国内,温州人的民营企业、小商品被誉为 “温州模式”;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的温州人在全球八十多个国家经商;在纽约商界,随处可见温州人的身影,在纽约已根深叶茂的温州人正“大举入侵”新泽西州。
记者带领读者看温州人老板象普通工人一样干活,象普通工人一样一身工作服,满手老茧,一起上下货,并听温州人说他们的故事。
标签:温州|老板|杂谈
阅读全文…… |
|
作者:asmssm┊分类:陶瓷博文┊评论:0┊引用:2┊查看:5993 │ By: asmssm |
|
一个游客的龙泉青瓷感想[2009-01-01] │ 2009-01-01 |
到了龙泉,知道了世上有一种瓷器叫青瓷,想象着它冰清玉洁,那时,正值青春期,当对着可望不可及的美少女美少妇时,就会想到青瓷这个器物意象,青瓷,青瓷。那时的青瓷意象,不是具体的器物,而是一个象征,时间,美,清洁,脆弱,虚幻,几种感觉被合成于一体。与龙泉宝剑相比,龙泉宝剑是少年的幻象,而青瓷则是青春与成年临界点上的幻象。这两者都是来自内心深处对不可见的器物的膜拜。我是从少年到青年,一直都没见到过这两者器物。但是,这后一个幻象,一直保持到至今。就是后来见到了真实的青瓷,我也还坚持自己的这种象征比拟。在参观龙泉青瓷市场时,行走在遍地的瓷器中间,面对商业化的工业流程生产出的青瓷,我仍然坚持把另一种青瓷从中分离出来,这种分离也是虚幻的,因为它几乎不再存在,它只存在于博物馆之中及极少数的民间收藏家中。在龙泉的青瓷博物馆,看着各个朝代的青瓷,我似乎还在把它们往少里减,我在自己的潜意识深处我是那么愿意把它们减下去再减下去,把它们一直减到最后几件,让它们成为真正的世上孤品,让所有的人都可望而不可及,让它成为所有人的一种幻象,成为器物中的断臂维纳斯,成为文化深处的绝对存在。离开青瓷博物馆时,回过头来看它,它的外形与普通的会堂差不多,但是,它里面处于幽暗时间深处的青瓷,把这若干个意象——时间,美,清洁,脆弱,虚幻——保存在青瓷原产地龙泉市。这已经是另一个龙泉,文化的历史的时间之中的龙泉,在青瓷背面的龙泉,它既是现在的也是过去的。 看到的青瓷都太完整了。青瓷宝剑节的龙泉青瓷露天市场,在红色的遮阳布下,有着许多圆润精致光洁鲜亮的青瓷器。精美。精巧。闪亮。冰清玉洁。没有一点瑕疵。哥窑的裂纹太有规则。市场工作人员对我们说,这些都是现代化工艺烧制的青瓷。看着这些瓷器,感觉这些青瓷所经历的时间历程与制作工艺都太完整了。过后,工作人员又说,不过,还有一个摊位的青瓷是唯一一家用木柴烧制的。这样,唯一一家用柴火烧制的青瓷摊位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个摊位上的这些青瓷色泽没有另一些摊位上的青瓷光鲜耀眼,它们略显暗淡,哥窑的裂纹颜色也较那些深。看着这一个摊位上的青瓷,我想,我是喜欢它的。但是,俯身察看,我却看不到更多的人与物的对话痕迹,它应是沉入在青瓷的内部,色泽与形制仅是它的语言之一。当我的手在它的表面上掠过时,我还是探不到它的实质质地。作为一个俗人,我对青瓷的感受肯定是浮泛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掀开商业表皮的努力是无力的也是无效的。在强大的商业化生产面前,我一直企图伪造一种距离,但是我却是那么的深陷于其中,面对面前过分整齐的瓷器,面对它们的迷人的光泽,我差点忘了另一种时间。是木柴重新唤起了这种有别于商业时间的另一种时间,它是稍显笨拙的,有些灰暗的,不是光彩夺目的,甚至粗糙的。但是它却切切实实是制作工匠、窑工与青瓷间很私人化对话的过程载体。我想象着满手瓷泥的工匠专注又分心的样子,他们的手指深陷在在瓷泥中,一边拉坯一边要精确地感受着瓷坯的厚薄、形制。我想象着这是一种人心的传递。工匠与窑工背后是家人,亲朋,四季冷暖,以及他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果是更年轻的工匠,心思更不可能专一,他会对对面走过的一个年轻姑娘分了心思,改了原有的形制,因此他的手中就会有废瓷器做出。但如果这批青瓷不很废,还可以对付过去,那么这些瓷器就会因此有了别一种的时间与内心的痕迹,内壁上会稍带点波纹状,当然对这有经验的师傅用手一摸就知徒弟分心了,但是只要能够过得去,这批瓷也仍然能卖个不错的价钱。这是我对年轻工匠的想象。直到去大窑古窑址,这种感觉与想象贴着宋代古道一步一步地往深处走。与我们同行的还有来自遂昌的两位带着孩子的少妇,她俩对古窑址有着与我们不一样的日常的表情,来古窑址在她俩看来,是平常旅行的一个平常内容。但是,她俩在古窑址上,在这个年代久远的废墟上,少妇的鲜活美艳,使得古窑址显出它更加荒废的意味。少妇与古窑址,这是两个非常现代的意象叠合。两个带着孩子的少妇,都背着登山包,健康丰满,乳房鼓胀,她们的内心深处蛰伏着鼓荡的情欲。两个孩子拖着她俩行路的后腿也成为她俩快乐的尾巴。在宋代与五代的时间深处的青瓷工匠与烧窑窑工,他们是不知在今天还会有美艳少妇来到这里俯身察看这曾经辉煌过的却已经铴然无存的古窑。叶放先生指点我们看一座农民黄泥墙土屋。整堵泥墙上夹杂了无数的宋代青瓷碎片。叶放先生说,这是青瓷文化墙。距这座土屋二十米处,顺着山的边坡向上延伸的古窑址基本上看不出是古窑址了,但是细心的叶放先生耐心地指点我们看它的细节。我也确实从叶放先生的指点中看出了窑址的痕迹。下午的阳光照耀在古窑址上,此时,阳光让我的感觉退回到了时间深处。在农民的菜地里,布满了青瓷碎片,它们与青菜一起,一边是安静的俗世生活耕作,一边是同样安静的久远的制作深痕。在这块山坡地里,至少有四种意象:古窑址(扩大了的青菜地);作为文化人的叶放先生、我、黑陶;午后的阳光;美少妇与孩子。而这时,这四种意象已经深度地混合在一起。古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碎片,碎片在青菜地里的与泥土的混合,蹲在青菜地里的少妇手里捧着青瓷碎片,而阳光则笼罩在所有事物之上。与此同时,我的手里也有着几片碎瓷片,我在青瓷市场探不到的青瓷的实质,在这里被我隐约感触到了,我从它的不规则的横断面看到了它的内部状况,即使是隔了久远的时间,但是它的内部质地还是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了我的面前。对碎片的探究,我感觉到了它们不同的疏密质地与釉面色泽。有一个完整的碗底,它向四个方向展开的青花花瓣仍然是那么的生动新鲜。两个少妇手中的碎片,更细更小,它们带着宋代的凉意,略略地降低着女人丰厚手掌上的体温。我想,她们也会隐约感觉着远逝时间么?她们会拿它与自己家中的工业化精美瓷器作比较么?我们离开古窑址时,两个少妇与她们的孩子仍然在那里俯身察看着满地的青瓷碎片。而太阳也正向西斜坠下去,这个时候,原先的四种意象,只剩下两种了:安静的古窑址,以及略带着俗世情怀的两个少妇。我隐约感到时间也将很快地在这两个少妇身上逝去,如果那时她俩还藏有一块青瓷碎片,而一块青瓷碎片,足以让数代美少妇于不知不觉中红颜消尽,包括她们内心深处的与生俱来的情欲!
还有一个龙泉。这个龙泉存在于亲朋之间。我的三叔早年是龙泉深山一个林场的职工,做了五六年后正值困难时期,裁减人员时被裁回了家。他说起龙泉时,就说,那时在那里,那山很高很深,那树也是很高很密。他常沿着瓯江上游的流水为林场放排运送木材到丽水等地。小时候,我们问他,龙泉宝剑啊,你有没有啊你在那里看过的啊。三叔说,没有,但是听说过的。那时,就是在龙泉做事的三叔也仅是听说过龙泉宝剑。但是我们从来没问起过青瓷,三叔也从来没说起过青瓷。想来那时青瓷与我们的生活真的是离得既是太遥远又是太切近。那时我们手上端的粗糙大瓷碗也许就是龙泉烧出的日用瓷,但我们从来不知它是来自龙泉。而对艺术观赏瓷,少时的我们也是从来不知道。三叔后来去了龙泉林业局几次,要求复职,但都是无果而返。再后来,龙泉林业局每月补贴他三百元生活费。每当我看着他日渐老去的背影,就会想起龙泉的山林与深山间的流水。还有许宗斌君,他是前一届乐清文联主席,他早年也在龙泉一带做过油漆匠。很长的时间里,我与他是在一个办公室里两张办公桌前面对面坐着。他曾经与我说起过龙泉,他在早年在龙泉山间行走走村串巷做刷油漆活。后来他再数次去过龙泉,写下了有关龙泉及瓯江流域的许多优秀文字。说起龙泉,他现在仍然是那么的熟悉!
标签:游客|龙泉青瓷|杂谈 |
|
作者:asmssm┊分类:陶瓷博文┊评论:0┊引用:0┊查看:8580 │ By: asmssm |
|
青瓷而非青花瓷[2008-11-19] │ 2008-11-19 |
最来发现很多网友认为青花瓷就是 青瓷,两者同样是瓷器,然而 青瓷跟青花瓷截然不同。 从概念上 青瓷是我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主要在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我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这种瓷器。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 青瓷系统。
 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 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 而青花瓷: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红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标签:青花瓷|青瓷|杂谈|分辩
阅读全文…… |
|
作者:asmssm┊分类:陶瓷博文┊评论:0┊引用:1┊查看:2509 │ By: asmssm |
|
淡出,渐入,我们的80后之一[2008-10-28] │ 2008-10-28 |
关键词:垮掉
点评:因为爱所以无法爱
“80后”这代人始终不是能够让社会放心的,因为他们首先无法让自己的父母放心。即使他们自己应该能够,甚至已经能够解决一切事情,那些可敬又可怜父母依然会偷偷跑去照顾他们的工作与生活。询问同事关系,指导工作方法,以自己经验中处理事情的方式四处打点,或者到家里看看冰箱、看看水龙头、看看油盐酱醋。80后的人们就这样在父母的宠爱中,吃着准备好的蜜糖长大,而后,因为这些宠爱所造成的后遗症,他们自私,他们脆弱,他们浮华,他们浮躁,他们急功近利,他们缺少恒心和毅力,他们没有责任感,他们只愿意对自己更好。他们被痛斥为垮掉的一代。
标签:我记录|80后|生活|杂谈
阅读全文…… |
|
作者:asmssm┊分类:陶瓷博文┊评论:0┊引用:2┊查看:3097 │ By: asmssm |
|
淡出,渐入,我们的80后(序)[2008-10-26] │ 2008-10-26 |
他们坚持自己的世界观,他们总是自以为已经将这个世界看了个通透,他们欣赏一切压抑与释放的完美结合,他们不怕大声说出爱恨,他们能够把睡觉和工作放在一样重要的位置,他们把哄孩子更多的看成是玩孩子……他们是听着《东方红》唱着花儿游弋在改革开放后新时代的新人类,他们是曾经被溺爱、曾经被批判、将要在此被公正评价、必然会被历史记住的“80后”。
淡出,渐入,我们的80后
标签:80后|评价|杂谈
阅读全文…… |
|
作者:asmssm┊分类:陶瓷博文┊评论:0┊引用:2┊查看:3495 │ By: asmssm |
|
|
|
|
|